文/斯嘉丽
兔年的第二部电影,献给了《流浪地球2》。
【资料图】
总的来说,这部电影比《无名》更适合春节档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《无名》的叙事结构、剪辑手法,镜头和细节对观影门槛是有一定要求的。
而春节档这种拖家带口看电影的阵容,你能指望家里的老人还给你排列组合电影情节?
你能指望你几岁十几岁的孩子还能明白剪辑中的留白?
看完《无名》出来,就连豆瓣这个自诩文青聚集地的平台,都无数人哭着喊着说看不懂,吐槽结构混乱的帖子都快赶上《流浪地球2》里电梯的高度了。
《无名》对看多了国产傻白甜无剧情的观众来说,简直比数独还难。
大过年的,大家进电影院都是为了寻开心,图一喜庆和乐。没人真的是抱着我要挖掘一部精品的心态进电影院的。
通俗易懂地让观众爽一下,这一点,《无名》没有做到,《流浪地球2》做到了。
《流浪地球2》的剧情,随便找个人都能说清楚,完全不需要影评人梳理。
不过《流浪地球2》为什么那么让大家喜欢,还是可以聊一聊。
三条感情线在通俗易懂的剧情之下,让观众极为舒适。
第一条,是刘培强和妻子的感情线。
从训练时的初见,到送花后患难见真情,到结婚生子和得病,感情线虽然不多,但是特别真实、自然,比那些整容脸美女们的爱情动人多了。
这条感情线的出现,体现了导演对刘培强这个角色的喜爱。
《流浪地球》第一部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大局观的刘培强,角色具有神性。
就象我们没看《射雕英雄传》,而单看《神雕侠侣》,就只会觉得郭靖是神,是大仁大义的大侠。
但是,你看了《射雕英雄传》的话,你就会知道,这个大侠是如何成长的,他的形象就变得有血有肉很立体。
《流浪地球》第二部,也以相同的原理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是如何成长的。
我们明白了这条爱情线,才会真正明白刘培强为什么要上太空。这个表面上充满大局观的男人,他其实有铁汉柔情,他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,为了自己和妻子的骨肉。
刘培强这个角色,在导演这条感情线的设置下,显得异常立体,也为这个IP将来出到第8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《流浪地球》真的是目前国内科幻片最强IP。加油,明年春节档继续。
第二条感情线,就是刘德华跟女儿丫丫的感情线。
看着刘德华出场,斯嘉丽内心真的很感慨。当年我还觉得刘德华演技不行,很快他就用作品证明了自己,相比现在的流量,当年的戏骨证明自己的演技要难多了。
刘德华和丫丫的感情,充满了一种亲情的执念。
正常的感情进不了电影,电影里都需要一些美化。
正是刘德华对自己女儿的这种执念,才最后帮助了人类。
吴京的感情线,为人类带来了英雄,刘德华的感情线,也为人类来带了英雄。
但最初,他们的目的都是亲情。
所以,《流浪地球》2非常巧妙地与普通观众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,爱成就了人类的英雄。
个人的爱最终与爱人类合二为一,多么正能量又皆大欢喜的结局!这绝对是最适合春节档的主题了。
当你和家人一起热泪盈眶地看完这部电影,走出电影院,肯定会很感慨,很珍惜,也很骄傲。
第三条感情线,是刘培强和沙溢的感情线。
这条感情线一方面负责喜剧效果,调节紧张气氛,一方面帮助塑造了刘培强性格的立体面,另一方面,把电影的正能量拉满。
喜剧效果不用解释了吧?“地球挺美好的吧?”
帮助塑造刘培强的性格这方面,确实挺到位。
因为沙溢这个师傅,充满了大义,最终以“五十岁以上出列”,让观众都哭红了眼眶,最终为了人类,义无反顾走上了引爆核弹的不归路。
而这个师傅,在吴京结婚时以男方家长的身份出席。
有这样的师傅,所以能教出《流浪地球》第一部里伟大的刘培强。
所以,这一条感情线,丰满了刘培强这个角色的思想成长。
综上所述,这三条感情戏真的缺一不可,而且非常成功。
国内导演能如此纯熟地在科幻电影里驾驭多线感情叙事,真的非常好莱坞,在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路上,是件可喜的事。
相比《无名》自称的超级商业片,却在结构上设置了观影门槛,而把商业全部押在流量上的做法,《流浪地球》2才应该叫充满惊喜的春节档超级商业片。
---完———
喜欢的小伙伴记得关注我,我将会继续为大家解读春节档
#电影流浪地球2#》